前面講微振磨損的產生以及損害,那么如何預防微振磨損呢?現在就讓信純緊固件為大家解答吧!
首先我們得了解到微振磨損產生時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假設相互接觸的粗糙面承受較大的壓力(夾持載荷晉中在接觸點位置,且有可能超過了材料的抗拉強度),相對位移就侵蝕了正在形成的保護膜(通常是氧化物)。這種壓力把兩個表面【焊接】在一起,當有充分的時間發(fā)生位移時,如果該【焊接】力低于兩個滑移面的彈性效應且焊接表面已因形成的氧化層弱化的情況下,焊縫就很容易分離。位移的頻率較大時,氧化膜沒有完全形成,就出現了金屬間的粘合,產生磨損表面,而磨損表面又粘合到一下個接觸面上。快速回圈狀態(tài)下磨損表面增長較快,零星位移時增長較慢,直至形成碎屑,碎屑又產生摩擦劑的作用,進一步磨蝕表面。
從上述可以得知,要預防微振磨損,那么我們首先應該從設計出發(fā)。把表面結合后產生更高的正常壓力以組織任何振蕩運動作為設計的目標。但是,由于大多數接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位移,微振磨損還是有可能出現的。設計的時候應該力求把受力的大部分設定在不會出現微振磨損的部位,但具體實踐起來可能比較困難,因為兩者往往是緊密相聯(lián)的。以下列舉針對標準接頭的一些常用處理辦法:
壓合(軸承內的轂、軸、電機軸等)可透過降低軸徑的減少高應力區(qū)域(通常安裝孔的軸上),而在該區(qū)域構造凹槽也是一個解決辦法。此外,表面拋光、調整硬度、振動頻率等都有一定效果。銷接精密配合接頭發(fā)生微振磨損的概率最低,阻礙增加微振磨損也隨之增加。
鉚接和螺栓接頭,如果重復松緊操作又或者在處于變化張力作用下,則孔眼區(qū)域會出現微振磨損。最佳的設計原則是盡可能使用最多數量的最大直徑的同厚度緊固件。但鑒于先進減少金屬重量和零件尺寸的需求,這一點很難達成。
潤滑劑能把摩擦系數將至最低,雖無法阻止相對位移的發(fā)生,但還是可以在最大可能下降低接觸區(qū)域的磨蝕作用。
金屬涂層已經被用作金屬表面之間的減摩劑。鎘因其不會硬化零件且不會產生金屬間化合焊接,曾被公認為理想的耐磨涂層,但目前已被大多數國家禁用。
采用更高疲勞強度的材料不一定可以解決微振磨損問題。試驗結果也證實了該結論。雖然鑄造材料的疲勞強度比較低,但是鑄件表面的磨損疲勞強度比鍛造表面的磨蝕疲勞強度高。